2021-09-17
易表达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从表单/问卷创建、发布、管理、数据收集到分析服务,易表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用户使用体验,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那么,今天易表达的小编跟大家聊聊:问卷调查设计中常见的误差有哪些?你知道吗?
1.问卷的效度不佳,测量到了其他概念
[效度不佳,测量到了其他概念]其实就是指:有时候我们在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太自我感觉良好,我们会觉得提问没问题,受访者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在问什么呢?尤其是活在学校里、象牙塔里的我,或者是您。有一些我们认为是很稀松平常,应该要知道的,可是对方他可能真的看不懂。我举一个最简单一个例子,我们常常会再沟通中夹杂一些英语单词,例如,到了毕业前,同学们会说,你拿到了多少的offer?这种话我们听得稀松平常,可是如果您把它放在你的问卷当中去做表述,这个社会上不见得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offer。所以说,如果我是这样子表述的话,我测到了什么概念?是测到了这个英语概念,他到底有没有英语水平,他到底理不理解这一个单词?所以这是一个效度的问题。
2.问卷问题描述中用词过于艰涩
对于词汇的认知偏差,我们认为这个是你应该了解的,但实际上他并不了解,就会变成测试对方的语文程度。比如:如果您在问卷当中问,“您跟您的先生(妻子)认识了多少年才结婚?”这样的一个陈述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你把它写成,“请问您认识您的‘贱内’多少年后才结婚?”像“贱内”这种词,我们是不会用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例如:如果今天您在问卷当中问对方,“请问你的家庭是属于核心家庭吗?”核心家庭的这个概念,我想社会学专业的理解这个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问一般的老百姓,哪怕是问知识分子,他不是社会学专业的,可能都不见得非常的清楚。所以用词过于艰涩,会变成测试当事人的语文程度。这是第二个误差来源。
3.设计者跟受访者认知的不同
什么叫做所认知的不同?可能原本设计人想要设计这个选项,是要给那些填答的人去勾选,可是所设计出来的选项,不太符合受访者所期待的,他自己本身所想的,出现不符合他的情况的选项设计。例如:如果今天我们做一个职业价值观的主题探讨,你问对方说,“请问您工作是为了什么?”如果问卷设计人给出的选项都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为了报效国家”“为了回馈乡里”……之类的,漏掉了什么?或许当事人自己都未能察觉到把自己当作了一个背景,觉得钱对他而言根本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没有把赚钱谋生这个选项放上去。可是在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设计者所设计出来的选项跟受访者所想的并不符合,这也是误差的一大来源。
4.受访者并没有坦诚地表达真实的数字,也就是所谓的虚报。
虚报有可能是多报,也有可能是少报。例如收入一类的题目,你问对方,“你过去一年的收入是多少钱?”我还真的看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在一个大型的调查当中,我看到回收回来的数据,问某一个受访者写了自己一年的收入是7个9。我就很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他在这边乱讲的,这个数字是不是真的是一个问号。第二种,禁忌,或者是羞宇表达的问题。举例而言,今天你去对中学生做一个调研,问说,“请问你有没有作弊过?”可能有一些人看到这种题目,他可能他会觉得,我即便有作弊过,但是不好意思,我不太敢表达,然后他就说了一个谎。所以这是不是真实表达,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5.受访者提供了一种社会认可的回答
举例而言,在公共管理的领域当中,有一个很火的概念叫做“公共服务动机”。问在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公务员,他们是不是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就我们自己做过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受访者,他们都会回答他们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就是提供一个社会认可的回答,就是你怎么样回答会符合大众的期待。
6.涉及题目的用词,还有选项的顺序
举例而言,你在题目的问法上面,你如果用的是“请问你乐不乐意去做社工?”或者问“你是否有意愿去做社工”,其实“乐于”跟“有意愿”这两个概念有程度上面的区别。搞不好你回收回来的结果,情况会有一点落差,是涉及题目的用词。第二个,就是答案的顺序。不同答案的顺序以及答案的程度、方向改变,对于一些认知类的问卷调查具有明显的影响。
以上便是易表达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问卷调查中设计误差的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反思,感谢阅读与支持!